西出玉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西出玉门小说 > 《怪诞世界 > 第27章 笑谈12

第27章 笑谈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定了亲事还没几个小时,覃霭就急不可耐地在下午公布了婚期。

“明天就是良辰吉日!”

下人们来来往往地布置起覃府,虽然仓促,准备方面却一点不含糊,不像是临时起意。

晚上覃府已经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娘子就在西厢房待嫁。

由于贾芳无父无母,覃霭就充作高堂,认了贾芳为女儿。

婚事一成,丽达就将变成覃霭的一个女婿半个儿。

因此覃霭对丽达的态度也分外亲热,晚饭时就频频举杯向丽达。

丽达只是冷漠地拒绝:“我不能喝酒。”

斐佰自告奋勇,替恩公喝了一杯又一杯。

覃霭毫不生气,反而对丽达说想喝什么随意点。

丽达就要了一碗牛乳。

多喝牛奶,也许还会长高。

桌上并不见贾芳,因为按照这里的习俗,新娘与新郎结婚前不可以见面。贾芳是在房间里用的晚膳。

吃过晚饭,覃霭遵守约定将丽达带到了案发现场——覃府祠堂前。

据覃霭说,他本是待康顺如自家孩子一般,与覃常乐住一样好的房间,一起上覃府的小学堂。那天覃常乐一时兴起要带着这个新玩伴介绍祠堂祖宗,这当然是不合规矩的,但没被人发现。

等到发现人不见了到处去寻,便只在祠堂前见到一张覃常乐的人皮,康顺则无影无踪。

祠堂非祭祖、礼佛、更换贡品,都是不开的。覃霭拿钥匙打开祠堂门上挂的一把铜锁,请丽达随意查看。

又是一尊佛像,慈眉善目,供得比满墙的牌位还要高。

两边摆满了铜制灯盏,里头都放着上好的灯油,灯光微微。牌位前摆着一盘盘瓜果点心,瞧着是常常更换的,都很新鲜。

此外就是香炉,插着许多燃得差不多的香。

覃霭跪在蒲团上手里捏着刚点燃的三支香拜了拜,恭敬地插进了香炉里。

这里被打扫得太过干净,丽达一无所获。

突然,丽达嗅了嗅,问:“什么味道?这样怪?”

覃霭解释道:“这些天贡品总被虫鼠啃食,所以吩咐下人放些驱虫的药粉。”

丽达了然。

覃霭劝道:“康顺兴许是同我儿一样,去了。就把这个消息捎给老人家罢,在这里费心地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还需养足精神呢,明天可就是大婚了。不若回房睡了。”

丽达深深看了眼那些瓜果,点头:“说得是,也不急于一时。”

跨过高高的门槛,祠堂厚重的大门再度被关上,覃霭打着灯与丽达走远。

祠堂处于覃府最后方,的确是一个极为偏远安静的所在。

等丽达回到客房,已经离晚饭时候过去了很久。

隔壁房间的斐佰显然不太放心,推开门进来与丽达商议。

“这桩婚事必定有诈,可是不知道究竟怪在哪里。总之我画了道符与你防身。材料不太好,但是也能抵挡一时。”

丽达眼睛一亮:“那太好了。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教我画符吗?”

斐佰叫丽达收好防身的符,闻言答应了请求。

“可以是可以,但你能学会多少就不好说了,我光是学一道引雷符就学了半年呢。”

丽达求知若渴。

学至半夜,丽达又告诉斐佰祠堂的位置,并道出自己的怀疑。

“覃镇长说康顺死了,我看不尽然。我在那祠堂,有嗅闻到人生活的气息,虽然被掩盖在浓厚的香火味和瓜果清香中。又了解到,最近祠堂的贡品常常被虫鼠啃食。依我看,康顺多半还活着,只是藏身于祠堂靠着瓜果点心过活,不晓得是不是在躲着什么。”

斐佰有些认同:“说不定就是躲着覃镇长,唯一的儿子死了而同行的人还活着,这个敬佛镇的土皇帝很可能无缘无故地迁怒于康顺。”

丽达继续说:“有可能。所以我想请你趁着明天大家忙于婚礼,偷偷地潜进去祠堂找到康顺,向他说明来意带出覃府。至于我,我也会伺机逃跑,到时候我们在镇中心汇合。”

讲完,丽达忽然灵光一闪。

老太太捏成又毁掉的泥人,正是镇中心那尊嬉笑怒骂的佛像模样。

线索千丝万缕,只是串不成一条线。

还没有鸡鸣,西厢房已经早早地忙碌起来,为新娘梳妆打扮。

丽达这个新郎也不得闲。

覃府的人来来往往忙得热火朝天,覃霭摆明了对这个婚礼极其重视。

红绸带、红鞭炮、红灯笼、红喜服……连搀扶新娘的嬷嬷的脸都涂着两团喜庆的红。

全府上下喜气洋洋,完全看不出这座府邸的主人唯一的儿子刚死了几天。

而斐佰推开祠堂大门时,被扑面而来的香灰味道激得全身不得劲。

斐佰全身的眼睛都闭起来,片刻后,只有他脸上那两只睁开了。

隐隐约约的不舒服,但他自己毫无察觉。

他隔着衣服挠了两下发痒的厉害的手臂,就轻声呼唤起康顺的名字。

又报出自己受老太所托这件事,一并交代昨晚来查看的外来人也是一起来寻康顺的伙伴。

想起康顺是个傻子,语气柔和下来哄小孩似的劝康顺出来。

说了又说,康顺这才愿意现身。

他原来是躲在顶上塑了金身的高大的佛像后,现在灵敏地下来,全不顾碰倒的覃家列祖列宗的牌位。

斐佰只见此此人衣衫褴褛,面容消瘦,独一双眼睛亮得惊人。身量瘦小面容清俊,如若好好养着必定是个美少年,和他这糙汉是天壤之别。

斐佰下意识照顾小孩,给他披上了自己的外袍。

康顺目光炯炯:“我信你,你也要信我。你的同伴现在有危险。”

美少年一张口就是惊人之语。

另一边我们的新郎官被装扮得春风得意,在覃府大门口迎接乘着婚轿从后门绕到正门的新娘。

牵着红绸布带着新娘跨过门槛和火盆,身后下人面带喜悦地洒下一大堆铜钱。

围观的群众一哄而上去捡钱,想蹭些喜气。紧接着登门吃席却被拒之门外。

只有领了请柬的本地镇民,早早地坐在酒席之中。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不欢迎外人的婚礼。

被挡在门外的群众们不服地嘟囔:“谁娶亲啊?不会是那个浪荡子吧?他什么香的臭的都吃,哪个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还不请我们参加,好像自己有多贵气一样。”

“不能是他,不是说已经死了好几天了吗。不过我瞧着那新娘的身形,倒是有点像覃家那个扫地丫鬟芳儿。”

“亲生儿子死了怎么可能有心情操办婚事,必然是没死啊。”

“娶芳儿?我听说芳儿长得一般啊,倒是她弟弟尚且有点清秀,不能是为了她弟弟才娶的吧?”

“嗨,镇长家的事,我们这些外来贱民怎么好谈呢,得点钱差不多了,快散了吧……”

紧闭的覃府大门后是几十桌镇民,安置在进门庭院和几间围着厅堂的偏厅里,大家热热闹闹吵嚷寒暄,有一百多户人家。都是从小相熟的人,应覃霭要求,后娶的外乡媳妇和小孩一个也没带过来。

厅堂里则按规矩放了一张被红布完全蒙住看不出材质的长桌,上面摆着红烛、花生饴糖一类。桌子后覃霭高坐主位,笑眯眯地看向新人来的方向。

眼见着气氛火热,媒人主持仪式请新郎带着新娘进入厅堂,念了一通贺词,然后引导新人对坐在高堂上的覃霭行礼,再夫妻对拜。

念完贺词,覃霭已经高兴得不得了。礼成之后,更是叫了一声好激动地站起来,口中念着:“我的好儿,我的好儿。”

他快步上前,媒婆与新娘已一左一右架住了丽达,帮着覃霭割破丽达的手指取了几滴血。

他盯着丽达,如看见了什么灵丹妙药。

垂手低头的两侧仆从很有眼色地堵住了厅堂们。

观礼的宾客们满头雾水正要发问,覃霭已经迫不及待地扫掉桌子上的东西,一把扯开红布。

哗啦一下,露出那张“桌子”。

原来是一副金丝楠木的棺材。

覃霭往画着奇怪纹样的棺材盖上滴了丽达的血与自己的血,然后推开棺材盖。赫然得见一副轻飘的人皮。

红烛摔在地上溅油如泪,烛火在地砖与红布上蔓延。

覃霭全不在乎。

烟火中他得意非常念念有词:“大慈大悲的圣僧,我已有了最亲最爱的一对儿女,此外一并奉上依您所言我最亲密的这一群镇民。望您成全我的愿望,复活我的常乐!”

新娘贾芳本与其他人着急地踩着火苗意图灭火,闻言惊诧道:“老爷,你之前不是这么说的……”

覃霭慈祥地哄着自己新认的女儿:“乖女,你从此姓覃了,还有什么不知足?”

另一边,康顺还在讲着自己的故事。

原来他被覃氏父子掳来威胁老太,老太不得已低头做了件违心之事。

其实他早就不傻了,但覃霭很忌惮老太,为了藏拙,只好委屈康顺继续装傻。

不料一个痴傻的清俊少年就勾起了覃常乐的兴趣,常对他动手动脚。但碍着有求于老太,覃霭还会劝阻覃常乐不要太过分。

一月之前庙宇落成,佛像也塑得差不多了,覃霭索性没了顾忌,放纵自己的好儿子,愿怎么玩,就怎么玩。

康顺一心要逃,终于几天前钻了空子哄覃常乐带自己去后花园吹吹风。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逃跑没有成功。康顺慌不择路地逃到祠堂大门,后面覃常乐狞笑着追,还叫嚷着要好好惩罚他。

康顺使劲地敲着大门,满手是血也不在乎。他在心里千万次许愿发誓,只要让他摆脱覃常乐,付出什么代价都行。

然后,神,回应了他的愿望。

只要承认覃常乐是他的枕边人,两人亲密无间,神就可以收取覃常乐作为报酬实现他希望摆脱覃常乐的愿望。

覃常乐死后,他躲在祠堂听见从病床上匆匆赶来的覃霭抱起那张没人敢动的干瘪人皮痛哭、认罪、许愿要他的独苗苗回来。

神也回应了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