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不接受,也只有这条件了。
丽达把桌椅之类的拆下来当柴火烧,挑了个碗权当锅用。
至于那诡异的釜与釜中的汤汁,丽达是一点不敢用。
给小孩喝了,变成变态怎么办。
碗自然是要淋一点酒水加热消毒才敢用的。
捣鼓半天,“茶水”总算是煮好了。
酷似俞宗昶的小孩丧眉耷眼,不肯喝。
丽达敲敲桌:“条件不好,凑合凑合得了。”
别说什么小孩喝不了酒,正常小孩也不会凭空出现在汤里,更何况这是个废弃已久的深宅大院的密室,寻常人死了臭在里头都正常。
小孩只得不情不愿喝了两口。
虽说滋味怪异,但嚼着茶叶倒也还能回味出几分清香。
丽达越探查越有满腹疑虑,她朝这小孩问道:“你母亲呢?是不是叫做俞宗昶?她在哪?”
小孩眨眨眼,眼神依旧清澈:“不……不知道。”
“母亲。”
她像嚼茶叶一样咀嚼着这个词,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是该有一个母亲的。
她于是开始晕晕乎乎回忆起自己的出生。
那半碗酒泡茶荡漾着,印出闪烁的灯火,灯火旁是柳芝善伏案写作的身影。
丽达瞧着,突然发现柳芝善的脸型,和那小孩十分相像。
再转过头,那沉思的小孩早已消失不见,眼前之景,俨然是柳芝善的书房。
我们的柳先生执笔写信,口吻很是亲切,开篇就是爱徒承祈。
一开始交代了一番羊昌之死:与从前人死状无异,或同为当年事之遗祸。已勒令羊府相关人士勿声张,耗费许多银两,望尽快补足。羊昌既死,其狐朋狗友之流鼠目寸光,恐碍承祈仕途,需除去。
接着交代好消息,一边写信一边喜上眉梢,脸上尽是大事将成的笃定和高兴:将诞子,小儿洗三日务必到场。
信写好后,柳芝善让信纸在桌上晾着,将笔一搁,就匆匆出了书房,转而推门进了卧室。
卧室里檀香袅袅,柳芝善招手让在房门外候着的小厮进来:“将夫人,还有玉姨娘、春姨娘、桂姨娘请来,说我有好事相商。”
俞宗昶赶来的时候,就看见柳芝善遣退了伺候的下人们,倚在卧房的门框上垂眼吹笛。
树影婆娑,月光如水,而笛声悠远清扬,像竹叶上的一捧新雪。
多年夫妻,俞宗昶意识到柳芝善现在是真的很愉快。也不能不想起这个人的确是吹得一手好笛,还因此得了个外号叫柳飞笛。当年初识时她听了这笛声,以为面前的人品性与笛声一般美好。
结果大错特错。
绝对没有什么好事,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俞宗昶迈进院门,靠近柳芝善,不紧不慢地说了句:“老爷终究不复当年的年富力强,如今吹起笛来气短,反而聒噪。”
柳芝善被呛了这么一下,也无心再吹笛了,不过他格外高兴,倒是不介意:“娶妻生子,年华老去,技艺生疏,也是寻常事。”
俞宗昶冷笑一声还要再嘲讽点什么,其余三位姨娘已一个接一个走进来,行礼问好,打断了她还没出口的戳心话。
柳芝善亲昵地将四位佳人迎进房中,一如初见时的温柔可亲。
困在柳府多年的俞宗昶已然明白,这并不是什么翩翩君子之姿,而是柳芝善捕猎前的准备姿态。
那三位姨娘中有两个是入府不久的年轻姑娘,还被这副样子迷得醺醺然,一位虽然警惕,但看起来也是摸不着头脑。
柳芝善粗略介绍了卧房里的佛像,让人一一拜过,俞宗昶没管径直坐在桌边自斟自酌,他也只是无奈笑笑。
俞宗昶越喝越觉苦涩,将杯搁下说道:“浊酒、粗茶,不及我家中万分之一。”
柳芝善坦然受着俞宗昶愤怒扎人的眼神:“夫人糊涂了,家中确实尽是些浊酒粗茶,但毕竟是自己家,外头的茶叶千好万好,也不能及啊。然,家中无子,终究寂寞,终有缺憾。为夫今夜,为的就是这桩憾事。”
说着他猛然跪在蒲团上,惊得那些姨娘都从椅子上站起来,只有俞宗昶分毫不动,拿眼瞟觑着不知道发什么疯的老男人。
“想来大家也听过,镇中的佛像最灵不过了。我日拜夜拜,终于感动佛像,祂许诺会给我们一个孩子。”
“这孩子会有我的才学,夫人的灵秀,亦是玉儿、春儿、桂儿的骨血。”
最年轻的春儿率先开口:“怎么可能?”
其他姨娘惊疑不定坐立不安,俞宗昶则望向端坐莲中一脸慈悲的佛像眼里,多年以前曾听过的关于传闻的记忆慢慢复苏。
面前的男人嘴角微扬胜券在握地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们愿意为这孩子付出。”
俞宗昶却想起从前尚对自己很有好感的婆婆拉着自己的手浑身发抖地劝:“那佛像没有什么办不到,你要小心,离祂远些。”
柳芝善磕了三个响头,许愿的声音都在发抖:“圣僧在上,我愿意以这四个我最亲最爱的女子为祭,求得一个孩子。”
而当时婆婆曾抚着自己的鬓发后怕地追忆:“承祈赴京赶考时,我怕柏氏与孩子分离心中苦闷,去看她。谁知看见她像是得了癔症般拜佛许愿让承祈中状元。我只当她疯了,不想三个月后柏氏就暴毙于家中,之后就传来章承祈被钦点为状元的喜讯。我不敢将这个消息往外说,每家每户又都是要供佛断不得的,我只希望——”
婆婆满眼恳求:“只希望你能看着点劝着点芝善,别让他步了柏氏的后尘。”
子不语怪力乱神,俞宗昶当时只以为这是婆婆老来呓语。
如今的柳芝善在俞宗昶眼前匍匐如一条狗,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愿望:“我愿意以这四个我最亲最爱的女子为祭,求得一个孩子。”
俞宗昶了然地想到:“原来是这样啊,留我的性命到如今,原来是为了拿我当祭品。”
有姨娘脱口而出:“柳郎你疯癫了不成?”
有姨娘被吓得不轻去推门想逃走。
房门纹丝不动。
而那姨娘已软倒在门前,血肉渐渐融化消失在地面上,像冷凝的猪油块上裹着一层面皮,经烧红的锅面一烫,猪油便滋滋响地化开,只剩面皮。
柳芝善慢条斯理地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尘环视了一圈这四个自己精心挑选过的祭品——这样诞生的孩子,会有他所期待的相貌、体态、才情吧。
一直不发一言的俞宗昶早摸了把自己的靴子,默默站起,在柳芝善起身环视的时候就猛然冲上前。
“去死。”
她为今天,已经准备了很久。从前行商之时,因路上有遇匪遇贼之险,行囊里就常备称手防身的尖刀与药粉。她很喜欢,也带进了嫁妆里。
发现柳芝善是个吃人的彻头彻尾的禽兽后,她就把这刀翻了出来。今天的邀约,既仓促又古怪,她撂下正看的书就摸了刀出来藏在靴子里。
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是抱着被灭口的心前来赴死,打算一换一的。
房内的女子们都在柳芝善许愿之后极速地枯萎着,紧紧抱住柳芝善给了他一刀的俞宗昶也不例外,她颤抖着把刀拔出来,急促地呼吸着。
柳芝善吃痛,将俞宗昶推倒在地骂道:“疯妇,你岂敢!”
俞宗昶只死死盯住檀香烟雾后那双深深的、慈悲的眼眶,她持刀缓慢地划开自己的手腕,那里零星渗出一些血。
俞宗昶的眼神仿佛在挑衅:我不当你的祭品,这些血肉全脏了流尽了也不会给你。
她嘴唇微张还想骂点什么,但已经全无力气,只能在嘴角噙起一抹讥讽的笑。
柳芝善不再看地上四张已经被吸干吃尽的皮囊,自然也没有看见那抹永恒的讥讽的笑。
他捂着腹部流血的伤口爬到佛像跟前,语气软得像个乞糖的孩童:“救救我,救救我圣僧。我还要看看我的孩子,孩子在哪里?”
端坐莲花台的佛像终于舍得开口,泥塑彩绘的眼睛瞬间变得灵动而妖异。
“血很香。”
佛像对着柳芝善拖行留在地上的长长的血痕如此评价道。
柳芝善失血过多浑身发冷,并没有细想,只以为这是对祭品满意的意思。
“那我的孩子?”
他近乎谄媚地笑。
佛像也跟着笑,笑容生硬、又得意。
“你可知阴阳调和,方育良胎?”
柳芝善迟钝地转动着脑筋:“阴……阴阳调和,此时此地,还到哪里去寻……您是说……”
他瞪大了眼睛,瞳孔直颤。
佛像用眼神珍惜地扫过柳芝善千万遍:“如要心愿达成,她们其实是最不要紧的,不过开胃小菜罢了。什么最亲最爱之人,真是好笑,最不亲最不爱之人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正在眼前。”
佛像循循善诱地点拨着,仿佛这个流血的男人不是镇上声名在外,教出过连中三元的学生的柳大先生,而是一个愚钝的学子:“孩子怎缺得父亲的精气骨血?再说这样至关重要的愿望,总得拿你至关重要的人来换吧?”
“这个至关重要的祭品,只能是你。”
柳芝善踉踉跄跄地站起来步步后退,一直退到房门前,血从指缝滴落,砸在地上如泼墨,似流珠,步步留痕,又迅速消弭。
佛像的眼睛愈发生动了。
他踢开姨娘落在此地的皮囊,低头哀求道:“我原是命中无子,再不会强求了。不求了,不求了。这四个妙人权当小子初一十五供奉的普通祭品,圣僧喜欢,我还可去搜罗。”
要强了一辈子的柳芝善终于承认自己“命中无子”。
佛像低声轻笑,声音越来越趋近于诵经多年清心寡欲的高僧活佛,出声讲话像是降下云头,普度众生。
“我饿了。”
即便说的是这种奇怪的话也未损高雅气度。
“这些外人、凡品,吃着只能是聊胜于无。你不一样,你的血,特别的香,你的思绪,额外浓郁好嚼。而且仪式一旦开始,也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你的孩子正待出生呢。”
柳芝善近乎绝望,抽泣了一声又突然反应过来,转身拼命敲打房门。
“咚,咚,咚,咚……”
声响沉闷而急促,然而今夜无人发觉。
木制的房门沾上新鲜的血,还未浸润又消失于无形。
佛像耐心品尝着大菜的边角料。
柳芝善还敲着门,隐约可见森白的手骨与模糊的血肉。
他终于放弃,转身软软跪倒,看着像是随时要晕厥或是气绝。
地板上沾满了……泪水。
柳芝善涕泗横流,不停地磕头:“我不要孩子了,我不要了,不要了,不要了。放过我,谁都好,您愿意吃我就送到您跟前。”
“我确实还有一个格外想吃的人,不过不劳你费心,你们同样香甜。”
饥饿压过了佛像想要逗弄食物的心。
烟雾向面前狼狈的男人席卷而来,熄灭了自许愿起就明灭不定的烛火,一盏又一盏。
一声短促的尖叫响彻云霄,屋顶上突然乌云密布,不见一丝月光。
烟雾熄灭最后一盏灯之前,莲台上空无一物,佛像第一次脚踏凡土。
这多亏了柳芝善口感层次丰富的恐惧,和死前依然想拉人替死的心思。
尖叫声之后短暂安静了一会,庭前连虫鸣风动也无。
然后,就是一声突兀的憨笑。
清脆又愚蠢。
什么东西从地底钻出,窸窸窣窣,好似在拨弄挡在身上的皮囊。
它在黑暗与烟雾中流动游走,好奇地推开房门。
只推开一条缝,深沉夜色中,庭中树叶上伏着的小虫,只看出那是雪白的一根小指。
嫩得如同初生的笋。
它搬开地砖,将四张美人皮压在下头,自己也钻进去与亲人同眠,睡得极为香甜。
“睡吧孩子,睡醒为我守夜。”
极温柔的一句嘱托,然后万物归为寂静。
蒲团前摊在地砖上的那身老皮,则维持着扭曲恐怖的表情。
啪。
丽达被击掌的声音惊得回神,眼前重又变成细眉杏眼的呆小孩。
那小孩拍掌似悟到了什么:“我的母亲,是那个叫柳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