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是什么?
是久别重逢后,在熙攘的校园里,望着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绞尽脑汁回忆两个月暑假忘掉的同学名字;是在教室中,被老师突然宣布的作业检查吓得心跳加速,紧张刺激感瞬间拉满;是青春洋溢的大扫除,大家挥汗如雨,而后又满怀期待地分发崭新课本……
都不是,对于那些褪去稚嫩的高年级同学来说,这些低年级时的快乐时光早已远去。
他们正参加一场特殊的战场——为期三天的开学模拟考,而试卷,正是今年的高考真题。
“这方法,好残酷!”
了解了高考是什么的赵德昭猛地拍案而起,这一下用力极猛,震得摆在案几上的茶盏中澄澈的龙井泛起层层涟漪。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殿内原本的寂静,伺候在殿内的宦官们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一软,齐刷刷地跪倒在地,身子还止不住地微微颤抖。
唯有赵匡胤,神色沉稳,轻抚着颔下的白须,若有所思地沉吟道:“你可知道,这恰恰就是后世选拔人才的精妙之处?”
“比起那些四五十岁,空有满腹经纶,却毫无基层历练经验的老学究,二十岁左右的进士,就好似尚未开刃的宝刀,潜力无穷啊。”
这一年多,赵德昭在朝中勤勉理政,推行新政,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朝堂上下呈现出一番新景象。
然而,在阅尽沧桑、深谙权谋的赵匡胤眼中,赵德昭还差了关键一步。
放眼朝堂,诸多位高权重的大臣,皆是赵匡胤南征北战时的老部下。
这些人追随赵匡胤多年,在战场上与他并肩作战,对他忠心耿耿。
如今赵匡胤尚在,能凭借着自身的威望与手段将这些人压制得服服帖帖,令行禁止。
“官家三思啊!”赵普见状,赶忙上前一步,神色焦急,拱手劝阻道,“后世太学每年录取的人才数以百万计,而我朝三年才取三百进士,长此以往,此消彼长之下,恐怕……”
一旦自己百年之后呢?
赵德昭初掌朝政,根基未稳,又该如何驾驭这群功勋卓著、位高权重的大臣。
想到此处,赵匡胤神色凝重。
当下最重要的,便是要让赵德昭选拔培养出足够的新人取代老臣,形成自己大势力,唯有如此才能稳住朝纲,保大宋江山社稷长治久安。
“要开恩科实验就行了。”赵德芳突然出声,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这一嗓子来得猝不及防,惊得赵普手中的玉笏都拿捏不稳,“啪”的一声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赵匡胤看了一眼满脸震惊的赵普,微微颔首,补充道:“当然不是全盘照搬后世的做法。”
他熟练地在昆仑镜上调出后世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接着说道,“传令让太学尽快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将农事、匠作、兵法实践这些内容都纳入到评分体系之中,而后再进行举荐。”
新学期的首次大考,第一门科目便是众人耳熟能详的语文。
当那张现代教育思维的语文试卷呈现在从未接触过叙事分析教育的古人们面前时,一场认知的风暴就此掀起。
首篇议论文里提及的“三体交融”概念,让古人们头晕目眩。
“内视、外视、旁视,这都什么东西,一本杂书也值得这么品鉴?”
窦太后满脸困惑,忍不住出声质疑,在他们传统的认知里,文学赏析不该是如此晦涩复杂的模样。
可也有人从中品出了别样的精妙。
“妙哉!妙哉!”韩婴猛地拍案叫绝,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对称,原来雪花还有这样的特征,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形状……”
大殿外的廊坊下,一众太学博士们身着官服,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与凝重。
而年轻的学子们一字排开,在太学广场一边看昆仑镜,一边与王槿同步撰写考题
他们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眼中满是迷茫与沮丧,仿佛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千军万马拥挤着争抢过独木桥的惨烈画面。
好在接下来的文言文阅读,对这些浸淫在儒家经典中的太学学子和博士们来说,算是专业对口了。
当他们看到用标点符号分割的语句时,还是不禁感到十分震惊。
“这断句的法子好,省力!”有博士拍手支持,赞叹着这种新式的断句方式带来的便利。
但也有人面露迟疑,提出自己的担忧:“圣人古籍这么用,是不是一种解释垄断?”
在他们看来,传统的古籍解读方式由来已久,这种新式标点的运用,或许会打破原有的解读平衡。
“周公之道,古今有之。”王安石说若有所思地说道:“难怪后人一个个能出口成章,这样的考题贯穿古今,集千年文气之大成。”
他敏锐的察觉到,这些考题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考查,更是对千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体现。
在李善长看来这些考题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都是治世安邦的为官之道。
回溯北宋时期,科举考试以经义取代诗赋作为主要内容。
经义要求考生对儒家经典进行阐释和发挥,注重对经典义理的理解和运用,其文体形式也逐渐趋向程式化,这标志着八股文雏形的出现,而明朝更是沿袭并将其特性变本加厉。
然而,后世的教育和考试方式却截然不同。
居然就作为学子的考题,这让他对后人的心胸和格局深感钦佩,这样的教育和选拔方式……
就拿一篇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来说,出题便能联系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古文,这种知识的关联和拓展,让古人们大开眼界。
“不过这是因为后世与我等语言习惯不通,为了保住文脉延续吧。”
“大明的海船威震四海,”孝宗朱佑樘思索道,“再行八股有失偏颇。”
“白居易,这是你的诗!”同僚突然喊道。
白居易擦了擦汗,一面轻巧的念出答案:“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爻。”
一面暗自庆幸还好没有被选为文言文解析,否则面对现代的解读方式,暴露给皇帝,他还真跑不掉御史的告状。
“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
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
“眼中风”是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李显坐在桌前,目光直直地定在关于“中风”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上,眼神里满是茫然与无措,嘴唇微微开合,却半晌吐不出一个字,仿佛被这陌生又复杂的医学知识给定住了身形。
一旁的太平公主,原本嘴角噙着的一抹浅笑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凝重。
她微微侧身,靠近李显,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着几分忧虑与惊惶:“这症状与阿耶的相似……”
话一出口,空气中似有寒意袭来,两人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李治发病时的痛苦模样。
武天后听闻“中风”一词,心头猛地一震,手中的书卷险些滑落。
李治呆立原地,眼神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反复呢喃着:“中风?”
怎么也想不到,这简单的两个字,竟可能是困扰李家长达数代、神秘又棘手的风疾的正解。
“这,时下无药可治吗?”
多年来,看着先帝、再到自己都被病痛折磨,四处寻访名医,尝试各种偏方,却始终不得要领,如今答案就这般突然地摆在眼前,他一时有些回不过神。
武天后轻抬玉手,修长的指尖指向小刘所组织的活动,缓缓开口:“非也,只是难。”
她暗自思忖,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被世人传颂的奇才无数。
自己的儿女们呢,虽说身份尊贵无比,却没有一个能真正达到那般非凡的高度。
不过,武天后的心思很快又转到了家属席位这件事上。
她下意识地用眼角余光打量着李治,试图从他的表情、神态中,捕捉到哪怕一丝关于此事的态度倾向。
在这件事上,自己不能贸然行事。
李隆基伫立在窗前,阳光洒落在他眼中。
“北京:双奥之城”写作材料,让他的思绪飘向远方,他凝视着材料上“跨越,再跨越”几个字,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从大唐盛世的辉煌。
是长安的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胡商的驼铃与中原的丝竹交织,异域珍宝琳琅满目,万国来朝的使臣恭敬叩拜……
“朕之宏业,乃开元盛世!”
上午的考试落下帷幕,古代的学子们脚步虚浮,面色如菜般蜡黄,带着满心疲惫,依次交上答卷。
他们低垂着头,脚步拖沓,这场来自后世的考试,如一场凶猛的风暴,将他们的自信与从容席卷得一干二净。
或许在他们心底,还在暗自咒骂这些新奇的考试内容是不入流的旁门左道,可现实却容不得他们多做抱怨。
太学既然将这些测试纳入考核,就已然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便是皇帝们日后选拔人才的重要取向。
形势逼人,与其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抵触和抱怨上,倒不如抓紧时间看书。
就算只是临时抱佛脚,多记住一个知识点,多掌握一种解题思路,也远比下午坐在考场上一问三不知要强得多。
毕竟下午的科目是算数。
以唐代科举为例,就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科目,和现代多门通考不同,古时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考试就能上榜。
而《算科》要求考生精通九章算术,知晓勾股弦之变,能解天文历法里复杂的数理问题,乃至丈量土地、核算钱粮,都得精准无误。
这门科目,历来都是专业人士的入仕道路,专功经史的学子们此时不敢有丝毫懈怠。
夫子们对此学子的思量并不在意。
他们手持试卷,目光快速扫过,心中暗自思量:单从语文试卷的题型来看,能答对文言文、古诗词默写和大作文的学生,便已足够合格。
在他们眼中,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内容,才是考察学识的关键所在。
扶苏与淳于越并肩而立,两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试卷上,神情专注而凝重,与其他被难题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学子不同,他们的关注点,落在了答案解析背后隐藏的逻辑上。
扶苏皱着眉,看着参考答案,口中喃喃自语:“这解析思路新奇,与我平日所学,竟有诸多不同之处。”
“虽然在事实见解上稚嫩,”淳于越轻抚胡须,微微颔首,接过话茬,“大公子请看这篇范文,引用的例子有古有今,行文也多用诗词古语,且字迹端正,笔锋刚劲有力……”
说着,他伸手指向范文中一处引用先秦典故的地方,眼神中满是欣赏。
“朕观后世高考,学子不过弱冠之龄,能有这样的底蕴,若在为本朝,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嬴政一语定音,这样的人才,大秦求贤若渴。
李斯微微颔首,心中暗自赞同嬴政的论断。
在李斯看来,这些学子若能为大秦所用,凭借其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定能为大秦的繁荣昌盛注入新的活力。
嬴政轻抚胡须,目光中透着几分期待,他扫视一圈群臣,随后大手一挥宣布:“我大秦当如此取士养士!”
门阀、世族?
这些在各地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势力,在嬴政眼中,不过是大秦一统路上的绊脚石。
想当年,他凭借着雄才大略与铁血手腕,横扫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争乱世,那延续了几千年的分封制度也被他一举推翻了。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此刻正是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绝佳时机吗。
他会彻底打破这些二世而亡预言,为大秦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随着嬴政的命令下达,群臣领命,各自思索着如何贯彻君王的旨意大殿内议论纷纷,大秦期待许久的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变革,刚刚开始。
现在,秦王政都目光落在那些阿拉伯数字在玉阶上蜿蜒如玄鸟纹,秦王政木着脸看向吕不韦一言不发。
吕不韦低头欲哭无泪,他哪知道后世的数学和先秦的“算”差距如此大。
殿内的被吕不韦请来的算数大家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