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树人走出考场时,殿中没有几人了,林清泉的位置早已空了。
他长叹一口气,想到刚刚在卷上写的答案,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落子无悔,他坚定的迈步往宫门口的方向走去。
甄氏早已备好了马车在宫门口候着,五什图府上的管家眼瞅着周围的学子都陆续离开了,不免心中有几分焦急。
毕竟夫人都派来人问了三次了。
终于,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宫门口走来。
夕阳的余晖落在甄树人的身上,仿佛给他的全身镀了一层金光,映衬他那本来就英气的脸庞上,远远望去,竟然像下凡历劫的仙子一般。
管家看着眼前的这个景象,不免有些失了神。
“公子,您当心些。”直到甄树人走进,他才反应过来,连连躬身扶着甄树人上马车。
马车行至五什图府,甄树人直到见到姑父姑母,才长舒一口气。
“老天爷,总算是考完了,你这人都瘦了一大圈,厨房的灶上温着米粥,快先喝一碗吧。”甄氏见侄子回来,匆匆迎了上来。
甄树人拱手谢过,接过碗来,却并不急着喝。
殿试结束,他终于喘了口气,连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身体的疲乏感也如潮水般袭来。
“姑母,此番春闱您多费心了。”甄树人正要起身再次谢过,却不料眼前竟猛地一黑,下一秒,便失去了意识。
一时间,甄树人的倒地声,封氏的惊呼声,众人的匆忙声交织混杂在一起,竟像是一场闹剧。
殿试后不过月余,便到了恩科放榜的日子。
依照礼治,此次上榜的所有人都赐进士出身,这些人要先进太和殿面圣,由圣上亲自颁布三甲人选,剩下的再由礼部判官宣读名单。
甄树人的一颗心从早上开始,便跳个不停。
按照会试成绩,他该是第三名,这最后一场殿试能否逆袭,全看天意了。
雍正其实内心也是有些纠结的,他本想钦点林清泉为状元郎,如此便是本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的学生,可读了甄树人的卷子后,又忍不住拍手叫好。
林清泉与甄树人,一时间竟难分上下。
看了看二人的出身,雍正最终决定,把这个状元赐给甄树人。
如今林家已成为朝中新贵,林清泉的名声连他这个皇帝都有所耳闻。此人虽然有才,可毕竟年轻,还是先磨一磨他的性子,下放磨砺一番,日后待弘历即位,再着重提拔。
在传旨太监喊出“甄树人,杭州人氏,赐一甲状元时”,甄树人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
这一把,他赌对了。
林清泉虽然屈居第二,却也心下释然。
按照惯例,一甲状元入翰林,是板上钉钉的事,可他却对翰林这种枯燥的活不感兴趣,今年朝中空闲岗位颇多,若是能下放做个外官,才是他最理想的去处。
喜报传到宫外时,甄氏大喜,命人迅速去撒早已准备好的喜钱,又给相熟的几家亲友送了信。
吴雨晴也没想到,自己这位表弟竟然还有这番能耐,不由对这个记忆里有几分清秀的书生多了几分好奇。
甚至还在暗中琢磨,此人与林清泉交好,倒颇有几分后世小说里“相爱相杀”的戏剧感。
吴雨晴命人备了厚礼,送到了两位俊俏的状元郎和榜眼手里,今年的打马游街,简直是迷了年轻小娘子的眼,真是轰动一时的“神仙打架”级场面,让人看花了眼。
连带着桃源汤泉、珍味轩的生意,都在春闱的盛况下好了不少。
吴雨晴还特意请了甄树人、林清泉一行人在桃源汤泉的墙上题了字,推出了状元点心礼盒,又为桃源汤泉带来了一波客流量。
而林清泉这个人也终于进入了吴雨晴的视野,毕竟在他看到桃源汤泉里随处可见的机关术和自来水管之后,他整个人都陷入了癫狂。
理工科学霸才是真正的学霸。
林清泉对物理学的狂热,超出了吴雨晴的想象。
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摸清了原理,并且在吴雨晴的图纸下,研制出了大清朝的第一辆,自行车。
要什么自行车。
当紫禁城的雍正比历史提前了二百年骑上了自行车时,吴雨晴突然觉得,也许她可以再大胆一点,说不定历史的车轮将从此刻开始扭转。
她心中突然诞生了一个伟大的设想。
她来大清一趟,可不只是为了看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