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玉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西出玉门小说 > 南方小村的六零日常 > 第47章 第 47 章

第47章 第 4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阿爸是这样说的。”

下午吃完饭和阿妈聊天的时候还在想怎么张红棉也不来找他回个信,谁知道这姐天黑后就摸了过来。

也就是张红棉家在对门岭岭脚下,走到张家井后可以绕着一队水田那条沟渠往上走到李家,不走穿过大队的路,不然明天两人的八卦就要甚嚣尘上。

当然,这只是李承平内心里的调侃,两人确实是没有半点暧昧,李承平也知道,张红棉是真的把他当弟弟。至于他,咳,李承平脑海里莫名闪过明义被汗划过坚实的臂膀,赶紧摇头挥散开。

“这就是你犹豫近两个月不来找我原因?”李承平心中一阵无语。

李承平和张红棉坐在灶房里靠近门口边的,母子二人日常吃饭用的桌子前。身后的火塘点燃了柴,十二月的夜晚已经降温颇多,天色也黑得快了,最近晚上都会点燃火塘,借着火塘的光能省了点煤油灯。

黄秀玉离开之前,交代了李承平记得等柴烧过了取火子放入熄炭的坛子里,这样熄灭的火子可以得到一些炭存起来。等火塘里的柴烧完后不用加了,可以把特地编织的烘干罩笼架在火塘上,用火灰把最后剩的火子掩盖一半,可以借着余温烘干衣物,或者加上簸箕烘菜干。

昏黄的火光从两人背后散开,借着这点火光,李承平话音刚落就瞧见了张红棉翻了老大一个白眼,

“想什么呢。”

这点事,没几天她阿爸就想通了,张红棉没能及时来找李承平,是因为另外的事拖住了脚。

张红棉猛的往嘴里又塞了一个煨红薯,吃得急了有点卡颈,猛锤了两下胸口才咽下去。

“行了,饿死鬼投胎吗?”

李承平无奈的起身给张红棉倒了一杯茶水,让她就着茶水顺一顺,缓一缓。

张红棉摸过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李家早就吃完了晚饭,也没剩什么饭食了。本来黄秀玉想再架锅单独给张红棉准备饭菜,但是张红棉强烈拒绝了。张红棉真的不想太过麻烦,也并不介意只有红薯。几个红薯吃下去也足够饱腹了,强烈要求别再多麻烦,黄秀玉才作罢。

“又没有人和你抢,你至于吗?”

“咳咳,呼。终于活过来了。”

张红棉才不想理会李承平话里的嘲讽,她这段时间真的要忙死了。

一得闲下来,家里那边也已经确定合作的事就紧赶着来找李承平了,饿得前胸贴后背的。

幸而,黄秀玉知道两个小的有事要谈已经回房了,把空间留给他们。不然,张红棉这样,免不了挨一顿说教,任凭张红棉再怎么拒绝,也要另外架锅才行。

“你不懂,我这段时间累死了。”

张红棉又喝了几口水顺了顺,才缓缓道来这段时间的经历。

之前说过,张红棉是二队的妇女队长,这个职位是张红棉自己争取来的。

正常来说,生产队除了有生产队长、副队长,会计和仓管外,还会设有一个妇女队长。妇女队长是直属大队妇女主任管理,是生产队中专门负责妇女相关工作的人。

张红棉选上二队的妇女队长后,日常要带领生产队妇女参加集体劳动,除此之外,还要在业余时间宣传妇女相关政策,还要协助队长管理其他工作,如组织妇女学习会什么的,反正正事琐事都要沾。

两人谈完没两天,张大爷还在暗自纠结着没拿定主意,在十月底的时候,公社传出县里要召开妇女代表大会,张红棉偶然得了推荐参会的机会,就一直在忙着准备妇女代表大会的事,等忙完大会,就紧接着最后的秋收,要带着麾下的妇女同志积极参加劳动,劳动之余还要调节队里家长里短的事……

李承平听着这一系列的事,都觉得头皮发麻。

但张红棉却做得很开心,侃侃而谈的时候,眼里都是亮晶晶的光。

虽然李承平很怕麻烦,但对这样凭着一腔热血努力做好所有事的张红棉也表示钦佩,这也是李承平乐于与张家合作的原因之一。

除开了张大爷对自家的恩情,张大爷大妈本身都是厚道老实的人,张红棉也责任心强,即使是略有缺陷的张二哥,都是性子醇厚单纯,足以见张家教养。

“这不,好不容易忙完了,才终于得了消息来见你。”

至于,为什么张大爷大妈不来找李承平呢。一来,是不想因为他们辈分的缘故,让李承平不舒服。二来,毕竟是小辈们谈下的事,长辈们就不想太多掺和。所幸也不是特别着急,之前张红棉就说了李承平这边还需要些时间做更具体的规划。

其中,也未尝没有张家二老想多给一些时间让李承平更深入的考虑清楚的意思。

李承平听着张红棉转述的张家长辈的反应,心思一转,敏锐察觉到二老内心感激又纠结的心思,觉得心里熨帖得很。

“也是正好能趁着机会,在县里转了一圈。”

张红棉也不是没有成算,难得去县里一趟,倒是和李承平这边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想着先打探一下县里的情况。

虽然事的摊子还没搭建,但是张红棉已经有了想要更大市场的决心。

两个就得到的信息都整合了一遍,可惜,和李承平这边通过张三叔得到的消息大差不差。

“不过,我倒是在大会上认识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公社的人。”

“哦?”

张红棉说这话,让李承平提起了兴趣,缓缓坐直起身,盯着张红棉等待着下文。能让张红棉在这个节骨眼说特别的,肯定是和他们两人的计划有关联。

张红棉又喝了两口水,才缓缓说来。

那位阿姐也是从公社下面的大队选上来参加妇女代表大会的,那个大队距离县特别远,和良口完全是一个东一个西。村子名叫沙子村,虽然叫沙子,但是并不临河,并且严重地缺田少地,所以每家每户都靠山吃山,多以编织作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

“据那阿姐说,村里很多老手艺人其作品工艺特别精细,所编的竹饭盒装稀粥都不漏水。”

张红棉了解完后,当时就决定一定和这个名叫梁蓉的阿姐打好关系,在张红棉的有意为之之下,两个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大会结束后,两人还交换了信件地址,表示有机会可以写信多多交流。

“不错啊,张红棉同志。”

李承平听闻也觉得高兴又好奇,以后要是能有机会去见识学习一下就好了。

目前,李承平琢磨的编织品外形更改的进度也有了成效,但他现在的编织水平只能说是中等,胜在脑子里有后世更多的奇思妙想,要认真说起来,还是这样家学渊源的人家才是真正的手艺人。

至于张大爷,张大爷年轻的时候可不是篾匠,也是后来才从外学来的。

编织的饭盒都能装稀粥不漏水,可见技艺精湛。

两人碰头以后,李承平心中又对今后的计划多了不少信心。

“既然已经确定合作,那我也就不多废话了,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

李承平定了定心神,仔细地和张红棉说起他对于想今后竹编产品发展的一些看法,以及两家人合作的分工等。

虽然两家人关系亲密,但涉及到利益方面,李承平还是想希望在合作之前就谈好,定下基调。

“哎呀,事是你把头,由你做主就行,我们全权相信你的。”

张红棉不在意的挥挥手,这件事的起因也是她为了解决自家事才拉着李承平想办法的,要是不相信他,也不会来找李承平了。

虽然对张红棉对他的信任很感激,但李承平还是坚持。

“在商言商,虽然现在摊子还没搭,但是该说清楚的,我们还是要先说清楚。”

李承平知道,张红棉只是怕分得太清了伤害了两家人的情分,但是情分是情分,做生意就必须要分得清楚,才不会伤情分。

所幸,张红棉也不是无知之人,能凭自己的能力做上妇女队长的位置,至少也是有见识有胆气的。

听完李承平的分析后,张红棉脑子也转过了弯,认可了他的想法。

“行,就按你说的。”

李承平说完,听到张红棉爽快的答应,也松了口气。不过……

“呃,有个小问题,就是……”

“嗯?”

张红棉疑惑的转过头,难得见李承平这小子一脸无奈又心虚的样子,张红棉心里不由得提了起来。

“有事你就直说,婆婆妈妈的。”

张红棉等了会,实在有点受不了李承平突然扭捏的性子,赶紧出口催促。

“咳,就是,我这成分……”

李承平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尖,才把他和阿妈下午才想起来的顾虑和张红棉说出来。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

张红棉听完紧绷着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还以为是两家合作的事有什么变故呢。

“不过……”

不过,老实说,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成分的帽子在,按理说是要收到严格管制的,一般不能随意外出,通常被要求只能在本村或大队范围内活动。

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如就医、亲属婚丧等,需要向当地的基层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获批后才能外出,并且外出的时间、地点等都会受到严格限制和监督。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表现良好的早就没有严格管控了。

像良口距离公社不过二、三里路,一般带着帽子的人偶尔去一趟也没人特别为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