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玉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西出玉门小说 > 倾我执念 > 第132章 一一三二、一生之木

第132章 一一三二、一生之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暮钦晋求亲,巫憬憬自然是应的。

喜堂是现成的,嫁衣是现成的,连宾客都是现成的。

没有鬼能触碰火,暮钦晋只能自己给自己充当引赞,亲自点燃了香烛。

通赞依然是文一经,他今夜已经进行过一次喊礼了,第二场更加熟悉顺朗:“一拜天地,天长地久。”

暮钦晋牵着巫憬憬拜天地,巫憬憬拉了拉他牵着的红绸,身子转了转,朝着南御山方向跪了下去;暮钦晋微微怔了怔,知道她朝那个方向拜,拜的并不是暮家列祖列宗,自然也不是夕诚子,而是……但他没有询问,也没有推拒,温顺地陪着她朝着南御山方向跪了下去,恭恭敬敬磕头。

文一经是玲珑心思的人,见他们跪拜天地的方向不正,也装作不知,继续朗声道:“二拜高堂,四季安康。”

暮钦晋牵着巫憬憬朝着宁氏恭恭敬敬跪拜,宁氏眼里含着泪光,哽咽道:“殿下,虽然奴婢是一个无用的孤魂野鬼,可奴婢是有给您备成亲贺礼的,礼物单薄,您莫嫌弃。”

众鬼很好奇,一个鬼怎么能给人准备礼物。

宁氏看向文一经,笑了笑:“礼物就在外面,文大人请您继续。”

文一经继续道:“三来夫妻对拜,百年恩爱。”

夫妻对拜结束,宁氏起身,带众鬼去看她准备的礼物。暮钦晋想帮巫憬憬把红盖头揭了,方便她走路,巫憬憬退了一步,不肯。暮钦晋笑了笑,将她抱了起来,跟在宁氏身后。

宁氏带着大家来到陵寝外面,指着广场边缘一棵大香椿道:“就在这下面。”

她朝着暮钦晋抹泪道:“殿下,奴婢从未想到奴婢身为鬼魂,还有机会能跟您当面说话,所以,奴婢把这份礼物埋在了香椿之下。奴婢想着,您大婚之时或许会伐这株香椿做春凳,届时,奴婢的礼物您或许就能看到了。”南燕贵族有“福生木”的传统,福生是浮生的谐音,就是指南燕贵族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开始,家里就会把他一生重大节礼需要用到木材都种起来。

对于男子来说,

第一棵树是桑树,做的是他写第一个字用的毛笔杆;

第二棵树是降香,做的是他赶考的状元箱;

第三棵树是梧桐,做的是他提亲时作为聘礼的琴瑟;

第四棵树就是香椿,做的是他新婚时用的春凳;

第五棵树是铁棱,做的是他幼子的课桌和督促幼子学习的戒尺;

第六棵树若是嫡子就种紫檀,若是其他孩子就种红木,紫檀做的是嫡子成为一家之主坐的太师椅,红木做的是次子分家建宅的门;

第七棵树是柞榛,那是南燕男子自庆自己四十而不惑的礼物——书橱,将自己前面四十年积累的学识放在与自己同岁的柞榛书橱里,既可修身亦可课孙;

第八棵树是椆树,在他五十岁知天命时,用来行善积德——作为他修桥建亭的第一根基木,当然,以上都是图一个仪式,并非说全部的桥梁都是靠这棵树制成;

第九棵树是六道木,是用来给他做拐杖和道珠的,六道木原木上面有六道凹槽,横断面如梅花状,加工成珠子后每颗珠子上都有六条白线,故得名六道木,既合了六十花甲的数,又祈福稳稳当当走完余生,进入六道时亦能进入天道或者人道;

第十棵树是桂花树,桂花树又叫樨木,谐音七十古来稀,是用来雕刻神像的,人能活到七十岁,是要好好谢谢诸位神仙的;

在南燕的风俗,南燕人办寿宴只办到七十岁,人到了八十就要活得悄悄的,不能让老天爷知道了,是以,金丝楠木成了南燕男子种的倒数第二棵树,这棵树是给自己做灵牌的,在八十岁时就把自己供奉起来,假装自己死了;

最后一棵树是梓木,是给他和他的妻子做棺椁的,合上棺椁,一生了结。

古语言,门前桑树、门后梓木,生养死葬,并称桑梓,一桑一梓,荣枯了南燕男子的一生。

至于南燕女子,种的树就简单多了,第一棵树也是桑树,做的是绣架;第二棵种的是樟树,做的是出嫁时装嫁妆的女儿箱;第三棵树是榆树,做的是她第一个孩子的摇篮。之后就再没有其他专门为她而种的树了,即便是棺椁,也是沾了丈夫的光,仿佛一个女子在嫁了人、生了孩子后,她就不再是独立的大树,只能成了大树上面的藤蔓,只能成了大树的附庸和点缀。

将话说回春凳,暮钦晋听完宁氏的打算,心里触动万分,终于理解了什么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他抱着巫憬憬走到椿树下,扶着她站好,自己蹲下用双手去挖泥土。

宁氏道:“殿下,奴婢托人用匣子装的,挖不坏,您用匕首挖。”

暮钦晋应了声,却没有取出匕首,依然用双手挖,他挖了一会儿,触碰到了一个木匣子,他没有再挖,起身握住巫憬憬的手道:“憬憬,这是乳母送给你我的新婚礼物,最后一捧土你来捧,好不好?”

巫憬憬点头。

暮钦晋小心翼翼引导着巫憬憬蹲下,拉着她的手去碰触匣子,抹掉匣子上面的土,将匣子捧起来。

暮钦晋取出帕子,细细替巫憬憬抹去手指上的泥土,握着她的手,一起将木匣子打开。

这个时候,那些鬼都挤了过来,好奇里面是什么,如拙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当鬼的好处,鬼不仅可以挤在暮钦晋他们身侧,还可以挤在他们头顶,一群鬼飘在暮钦晋上方,倒立着看匣子里到底是什么。

一只手镯和一只扳指,琥珀色,泛着温润的光泽。

文一经道:“这是黄翡?”

宁氏笑了笑,摇头:“奴婢贫穷,买不起黄翡。”

暮钦晋道:“这是鱼精石。”

宁氏道:“殿下,鱼石是穷人的玉石,您莫要嫌弃。”

暮钦晋道:“嬷嬷您谦虚了,鱼石块头普遍不大,能做成扳指已然不易,能做成手镯世所罕见,称得上价值连城。这鱼精石这般大,孕育它的青鱼只怕已然通灵。”

宁氏赞叹地望向暮钦晋,眼中满是欣慰:“殿下,您懂得这么多,心性这般好,奴婢真替皇后娘娘欣慰。”这块鱼石虽然罕见,却称不上价值连城,她养大的孩子眼光这么好,见识这么多,为人又这么温柔,她当真欢喜。

暮钦晋还没说话,如拙已经骄傲道:“宁嬷嬷,殿下什么都懂,十分博学,武功又高,心眼又好,长得又帅,人缘又佳,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谓上马杀敌下马治国,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这些话换做平时暮钦晋早就让如拙闭嘴了,可此刻为了让宁氏开心一些,暮钦晋硬是忍下羞耻由着如拙夸赞。

其他鬼知晓暮钦晋的心思,也有很有默契的没有打断如拙的赞歌。

如拙的这番夸赞,暮钦晋听得羞耻,其他鬼也在努力忍笑,唯独宁氏先是挂着慈爱欣慰的笑容听着,听着听着就哭了。

虽然是欢喜欣慰的哭泣,也让如拙吓坏了——他把太子殿下的乳母说哭了呢。如拙脑袋瓜子转的比陀螺还快,急中生智道:“宁嬷嬷,这个鱼精石到底是什么呀,怎么一会儿青鱼,一会儿通灵的,您给小拙子说说吧。”

宁氏立刻收起眼泪,解释道:“鱼精石是青鱼独有的石头,青鱼主要吃螺蛳、扇贝之类的硬质食物,许是为了能压碎这些食物,青鱼长出了鱼精石。十二年前,我受命在京畿附近寻找婴鬼,我找着找着就发现紫溪里的死婴最多,我便一直守着紫溪收容被溺死的婴鬼。如此守了十年,也就是两年前,一条巨大的青鱼浮出水面,送了我一块巴掌大的鱼精石。又刚巧那一天那位巫族高人又出现了,我便把这件事情说给那位巫族高人,高人说紫溪鬼婴太多,怨气太重,已经影响了紫溪里生活的水灵的修行,我收容了鬼婴,化解了紫溪的怨气,水灵感激我,送了我这块鱼精石。”

宁氏看向暮钦晋,慈爱道:“奴婢拿到鱼精石,一开始是觉得受之有愧,想要还给大青鱼的,可奴婢想到了殿下,奴婢想着娘娘去得早,都没来得及为殿下和新妇备下礼物,这鱼精石这般大小,打一个手镯刚好合适。奴婢就厚着脸皮留下了这块鱼石,托那位巫族高人帮忙打了一只手镯,用镯心做了扳指。那时候殿下已经去了萨达,奴婢无法委托高人将它们送给殿下,只能托他埋在椿树之下。”

文一经道:“如此说来,这鱼精石不仅有灵气,还有宁嬷嬷积攒的功德。殿下、太子妃娘娘,你们快试试。”

其实有没有灵气,含不含功德,暮钦晋并不在意,宁氏的一片心意已经比什么都珍贵,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手镯,目测了下,觉得有点大,不忍宁嬷嬷失望或自责,暮钦晋侧了侧身,略遮挡了宁嬷嬷的视线,才温柔将手镯套入巫憬憬手腕。

可惜暮钦晋有玲珑心肝,他的小太监却少了合宜眼力,只听如拙惋惜道:“哎呀,大了一点点。”

宁氏一听,立刻皱眉飘过来。

暮钦晋忙道:“不大,是憬憬太瘦了,我正打算把她养胖一点。”

就在这时,如拙叫了起来:“哎哎哎,变小了,这个镯子变小了,现在跟太子妃娘娘的手腕正合适。”

其他鬼也纷纷赞叹:“真是神物啊。”

宁氏松了口气,很是欢喜。

如拙催促道:“殿下,小拙子瞅着这个扳指也有点大,您快戴上,这回小拙子眼睛都不眨一下,要看清楚它是怎么变小的。”

暮钦晋从善如流的应了,伸手去取扳指。

巫憬憬拦住了他,在他手心写了几个字:鱼石辟邪,如遇蛊毒,其色如墨。

巫憬憬写完,在暮钦晋面前悄悄转了转手腕,暮钦晋看到她原本晶莹剔透的手镯多了几枚墨色的指纹,此刻正渐渐消退。

暮钦晋脸色怔了怔,一时间想不出理由来不戴,可他不能戴,宁嬷嬷既然送他鱼精石,定然会去了解鱼精石的功效,若是看到他的扳指变成黑色,宁嬷嬷一定会担心难受。

可他该如何拒绝?

只见巫憬憬取过扳指戴在了她的大拇指上,鱼精石扳指一开始显得太大了,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慢慢缩小,合宜地套在了巫憬憬的拇指之上。

如拙不疑有他,拍手笑道:“又变小了,又变小了,真神奇,真好玩。”

暮钦晋笑道:“你呀,怎么这么调皮,这是乳母给我的。”

巫憬憬道:“你的就是我的。”

暮钦晋故作为难地看向宁氏:“嬷嬷,你说说她。”

宁氏笑道:“殿下,难得太子妃娘娘身为巫族贵女能看上奴婢这小小灵物,奴婢受宠若惊,您就让她玩几日吧。”

暮钦晋道:“既然嬷嬷都说了,那就让孤的太子妃玩上几日。”暮钦晋说完,伸手暗暗拉了拉巫憬憬没有戴鱼精石的手,在她手心里画了一颗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